01
昨天莲子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是在讲毒舌不是幽默,而是缺乏修养。
我开玩笑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心灵鸡汤的内容了?
莲子撇撇嘴说,我想转到大东。大东就是这样的人。他胡说八道。
上次见了一群人,正式拥抱后,大东使出毒舌绝技,说起莲子:“我已经几天没见腰围增加几尺了。你还在吃东西。想瘦而不嫉妒自己的嘴,这是一个梦想。”
莲子微胖,对胖子本身敏感。大东戳到了她的痛点。更让莲子无法接受的是,大东居然嘻嘻哈哈说出这些话,一点也不觉得受伤。
当时我被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大东没教养吗?不是的。如果是别人,她不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整个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大东觉得她和莲子可以随意熟悉对方的言论。
可是,莲子觉得两个人的关系不够。
莲子和大东都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大约在高中军训的同一时间相遇。我在排练时感冒了。
莲子入学前身体有些问题,所以申请了免费游。大东在之前的活动中扭伤了脚踝。
当整个训练场的口号都在飙的时候,我们成了彼此孤独世界里唯一的稻草。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个瘸腿、空空、鼻涕的女孩去天台晒内衣、煮饭、练步,把整个军训的记忆变成了“老弱病残”的夕阳观光团。
02
你看,我回忆起我们三个的第一次见面,但我感觉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亲密度的差异。我还是觉得当时三方保持着熟悉的关系。
然而在莲子的心里,关于亲戚朋友的区别已经有了结论。
幽默是一件要求很高的事情,很难做到得体。真正的大智慧就像100%炼钢,需要对人情的理解和准确的经验总结。
然而,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们都忽略了自己被“碾压”的智商,所以我们想强迫自己假装幽默。
要避免这种看似“没教养”的毒舌,首先要学会判断情感的亲密度,控制“强行幽默”的亲密欲望。
我曾经有一个老板,他过去常常以冷静谨慎的态度和我们慷慨地实习生交谈。单位小,管理扁平化,新员工有问题。老板戴着“好老头”的脸,从不戳“痛点”。他喜欢以结果为导向告诉大家该怎么做,说话从不出格。
我们一直以为他是这样的。直到有一次他带领一个团队做一个项目,到了外省,他的一群老朋友请我们吃饭。
他大嚼西北羊肉串,丢出一堆干巴巴的笑话,喊着老朋友童年的外号,毫不留情地揭穿了那个摆架子成“大尾巴狼”的朋友。
感情到了紧要关头,咬舌头和开玩笑就可以完全打开了。老板之所以是老板,很可能部分原因是因为知道如何凭借感情上的亲密来决定毒舌的程度。
03
我可能天生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我经常分不清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
有时候觉得自己和某个人感情很深,可以在每一个细节都吐露心声,让“推心置腹”走在“友情”前面。
我曾经认为亲密可以证明亲密。后来发现,对说话者和听者来说都不是很舒服。演讲者感受到了“热脸冷屁股”,听者在这种超越情感的深情面前束手无策。
刚成为作者的时候,经常被邀请加入一些作者群。那时候我还年轻,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从人群中消失”,所以有时候会在人群中“摇头晃脑”,跟大家假装成“假熟人”。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说“我今天从楼梯上摔下来了”,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复“哈哈,你疯了吗”!《欢乐颂》中形容邱莹莹的那句话,是当时形容我的绝佳方式——“一肠通脑”。
对于那些回复“走心”的人来说,他们的自信来自与作者真正的亲密关系,但对于你来说,这种关系并不成立,所以回复已经过时了。
04
相对性是语言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我们说什么样的人和话,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尺度。
我经常听到一些刺耳的善意。考试不及格时批评你“不努力”,做错事时嘲笑你“没脑子”,开心时危言耸听,“好日子不会长久”。
这些情商低的朋友一直在不知疲倦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厢情愿。
我们会相遇,可能会成为这样不完美的朋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空虚的,不可预测的,两个看似势均力敌的人可能在心里一个个坐在跷跷板上。
所以,在被下毒的时候,不妨告诉对面的朋友你不喜欢这种方式,用有效的沟通和肢体语言让他知道自己的不喜欢。
还要注意别这么“无脑毒舌”,说话前要学会分析关系。如果对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没有确凿的信心,先尽量远离“毒舌”。
所有超越情感关系的语言都可能是破坏关系的危险信号。虽然“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无论是小风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