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衣料之一,它可以追溯到服装生产的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古代的众多典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如:《礼记•礼运篇》中记载:“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汉书•舆服志》中讲到:“衣毛而冒皮”;
《墨子•辞过》中记载:“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
《韩非子•五蠹》中也记“古者,妇人不织,禽兽之皮是衣也”。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皮毛用于服饰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出土的骨针证明了距今大约两到三万年前的中华祖先已经掌握了缝缀兽皮的技术。原始人采用将毛皮用力地揉、捏、搓或者牙齿啃咬的方式,使其变得柔软。据史料记载,在商周时期,中华祖先已经掌握了制造熟皮的方法。可将兽皮制成柔软的裘衣,还可以依据社会等级做成不同花色和款式。
传说商代的宰相比干是最早发明熟皮制裘的人,被尊为裘皮祖师。毛皮从业者至今仍在门店以及家中设有比干神位,并且每年祭祀比干祖师。
在周朝时,设有金、玉、皮、工、石五种官吏来管理人民日常必需品,还特别设立了“司裘”一职专门负责为王室贵族制作华贵的裘皮礼服。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在裘皮服饰制度化的情况下,人们根据毛皮种类的不同特征,按照等级分配于各个阶层。中国最早使用的动物毛皮,在先秦文献中已有羊、虎、狼、豹、狸、犬、黑貂等等。其中羊皮又分为羔羊裘和羊裘;关于羔羊裘,《礼记•司裘》中记载“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大裘是一种服饰,天子祀天时所穿着的礼服,见于先秦时期,它是由黑色的羊皮制成,没有纹饰,以表示质朴的意思。】
王室成员、大夫、贵族穿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最为珍贵。成语-集腋成裘,就反映了狐裘复杂的制作工艺,贵族穿裘,在讲究礼仪的场合,裘不能作为外套,还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饰的文采。裘上加衣,衣加纹饰,是一种礼仪的要求。
图片来自网络
《礼记•玉藻》中记载“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褎【同音“袖”】。玄绡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不纹饰也……”意思是国君和贵族穿狐裘,都是罩上与狐裘颜色相宜的裼衣,而平民百姓穿犬羊之裘,外面是不加裼衣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走兽的毛皮以外,还有用飞禽的羽毛制作成华服的。
《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了一件制作非常精美的百鸟毛裙“安乐公主史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
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尚方制作,并进贡给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这条裙子非常精美,它随着视角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颜色鲜艳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裙上还闪烁着百鸟的图案,大约是利用了雉鸡等禽类的羽毛能够在光线上变换不同色彩的原理。
《朝野佥载》称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之家效之,导致了“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在宋代,泾州一地的鸟羽线纺织技术是非常的普及,所产的这种织毛锦非常之轻,一匹锦的重量只有十五六两,异常珍贵,翠鸟毛呈现为微闪光泽的鲜蓝色在各种鸟羽中颜色最为亮丽,因此成为这种工艺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在清初,叶梦珠的《阅世编》里有这样一段话“今有孔雀毛织入缎内,名曰毛锦,花更华丽,每匹不过十二尺,值银五十余两”。据专家研究在明朝就有将孔雀毛织进丝线的工艺,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出土了大量帝后服饰,其中有一件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织成袍料”在纱地上织有团龙纹,龙的鳞、爪以及头部均用孔雀羽线织成。
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里有一回“晴雯补裘”,讲到了宝玉的一件“雀金裘”,是“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拈了线织的”。贾母在赏给宝玉“雀金裘”的同时,还赏给了宝琴一领“凫靥裘”斗篷,就是用“野鸭子的头上的毛做的”。
图片来自网络
在清代,人们还发展出一种“缂丝加毛”的工艺,利用富有绒质感的鸟羽线织制出花木鸟兽题材的主题画面,镶嵌在屏风框内,陈设在居室中。
除了鸟羽和毛皮之外,还有皮革【皮革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熟皮】皮革因其牢度好、耐磨、挺拔、厚度好在古代主要用于军事上,铠甲、盾牌、弓箭、剑鞘、马舉、战鼓等,同时也是用于靴子的主要材料。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供学习服装历史,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