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的主人公是谁(名落孙山的主人公是谁?)

他出生在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使他形成了任侠使气的性格,这种性格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盛唐诗歌的发展。

他幼年聪慧尚武,十七八岁尚不知书。后来是一件偶然的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下定决心,弃武从文,谢绝所有的旧时朋友,一心苦学,深钻各知识,几年便超过父亲,成了经天纬地之才。

身怀绝学的他,出三峡,入长安,进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然考试不第,落榜后回到故里。数年间,遍览群书,深究子史功成,雅如相如,兼有子云之风骨。这为他后来的诗歌改革和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念基础。

公元682年,学富五车的他再进长安,仍是鲜为人知。

684年进士及第,才得重用,他一生胸怀天下,生性耿直,敢说真话,却多次遭受排挤打压,生活坎坷,颠沛流离,积极反对割据势力制造的分裂战争,他曾两次从军北伐。后来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英年早逝,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他批评当时的诗风是“风雅不作,寄兴都绝”, 在盛唐快到来之时,他重提文学复古,重倡风雅,直逼魏晋“风骨”,重寻《诗经》“兴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如“风骨”,“兴寄”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为扭转齐梁以来的淫靡之风指明了方向,也为盛唐诗歌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登高一呼,唐代诗风,开始由绮丽纤弱而雄浑豪迈,从些盛唐诗歌才真正具有了盛唐气象。

卢怅称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其后又得到了李白,杜甫等人的盛赞。他就是开风气之先的唐代大诗人——陈子昂。

今天我们也来风雅一下,看一看陈子昂的风骨,品一品大诗人的兴寄。赏析一下他的《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首短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无人赏识的痛苦。诗歌的语言充满活力,豪迈、奔放,苍劲有力,富有撼动人心的无穷力量,短短四句诗,囊括了宇宙、人心,作者用如椽之笔几下勾勒,一个傲立于天地间的诗人形象就要然纸上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战国时期,他表现了对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的无限敬仰,但像燕昭王一样的古代贤君早已不见踪影,后世的贤君又等不到了,真是生得不是时候啊!

当诗人登上高台,极目望远的时候,由于宇宙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不禁感到孤独、渺小和悲伤,便潸然泪下。因此,更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表达了他对生命不幸的哀叹,对时代的失望和悲伤,但本诗也有诗人对肮脏的诗坛的厌恶。

古圣先贤没来得及赏识诗人;诗人又等不到未来的英杰,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

诗歌调子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失落、落寞与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时代,许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共有,因而诗一出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诗歌对幽州台不着一字,而只书登台的感慨,让人与天地景物融为一体,读之让人生出一种浩然之气,故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颇具“汉魏风骨”,是盛唐雄浑诗风的开山之作,对扫除齐梁绮丽浮华纤弱不实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开疆拓境之功,是盛唐诗歌的开路先锋!

在艺术上,其意境之雄浑,视野之开阔,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光彩照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全诗语言奔放,豪迈、雄浑,俱具概括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天地苍茫,时间浩瀚无垠的艺术画面。

诗的前三句用大写意的笔法粗笔勾勒,以苍茫的宇宙为经和以浩荡易失的时间为纬,创建了宏伟的时空背景,并用这个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画龙点睛,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就跃入读者的眼帘,画面顿时灵气飞动,流光溢彩,韵味无穷,荡气回肠。

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仰古俯今,写出时间的无穷无尽;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苍茫无垠,无边无际;第四句写诗人孤傲无依、悲苦郁闷的心绪。这样前后对比映衬,让人感同身受,触发了多少人柔弱的内心。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语句即由此而悟出,但意境却更苍茫雄浑,奔放恢宏。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而非唐代律诗的句式,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下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末遇明主的愤愤不平;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更舒适,更顺滑,表现出他抚摸着他的胸部,叹息人生的样子。整篇文章句法,前短后长,音节节奏参差有别,和协调性各不相同,从而增强了诗歌艺术张力。

同时,诗歌的神韵极致,前三句写意有力,后一句画龙点睛,工笔细描。读此诗真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而不去的感觉。

(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