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古代,灯笼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照明和装饰用品,不管是宫廷当中,还是黎民百姓的家中,都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和颜色的灯笼的身影。
早在秦汉时期,灯笼就已经被使用,到了唐代时期,灯笼的用途进一步变得广泛,种类也变得日趋多样化。而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则是起始于汉代,在当时,这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民众逛花灯节,也是为了祈祷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并且这种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灯笼的来由在历史上拥有诸多不同类型的说话,其中较为主流的一个是,灯笼始于东汉,在当时,明帝刘庄非常推崇佛教,并且从大师那里得知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的时候,广大寺庙都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活动,于是,他便命手下在这一天也在宫里面点灯敬佛。
之后,这一活动便逐渐发展成为盛大的民间节日,从宫廷当中走到街头巷尾的寻常百姓家,而到隋唐时期的时候,此种类型的活动发展的尤为繁荣,元宵灯会上也是热闹无比。
一、古代灯笼的分类
在古代,灯笼的类型极为多样,总体来说,包括手提灯笼、走马灯、羊灯等等。历史上,据说姜子牙封神结束之后,本人并未得到任何职位,到除夕之夜,众神归位,只有他一人无处可去,黎民百姓觉得姜子牙可怜,于是便自发于高杆头点灯,让姜子牙于灯下蹲一晚上。
后来,点灯笼的习俗便也流传下来。在古代,走马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灯笼类型,又名蟠螭灯、转鹭灯等等。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卷二·灯品》记载: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此外,孔明灯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古代灯笼类型。据说该灯笼是由诸葛亮发明的,在当时,他被困在平阳地区,为了脱离险境,他先是测定了本地区的风向和速度,然后利用纸张制作成为灯笼放入天空当做信号求救的装置。
后来,民众为了纪念他,便将放孔明灯发展成为一种祈福的仪式。此外,宫廷花灯也是一类常见的灯笼类型,发源于东汉时期、在隋唐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不同地区的宫廷花灯的地方特色都较为显著。
在古代,寺庙当中也会经常悬挂灯笼,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寺庙当中的灯笼基本都是黄色的,并且除了具有最为基本的照明功能之外,还有一些宗教意义。
在古代,字姓灯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大户人家会把自己的姓氏印在灯笼上,这种灯笼上面还会印上各种象征迹象的图案。另外,手提灯笼、河灯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灯笼类型。
二、灯笼的象征和使用年限
在古代,民众并不是随随便便悬挂灯笼,其中包含着很多讲究。进一步具体来说,在民间,广大民众悬挂的灯笼基本上都是大红色灯笼,这象征着鸿运当头,并且悬挂的日期基本上都选择在节日期间。
并且古人悬挂灯笼的数量也是颇为讲究,通常都是偶数,这也代表着好事成双,双喜临门。此外,孔明灯、河灯等许愿类型的灯笼也都具有着吉祥和美好期待的象征性意义,一直被广大民众所推崇,很多人许愿时都会选择燃放孔明灯或者是河灯。
在古代,灯笼还具有较为严格的使用年限,一般情况来说,古代很多人认为灯笼的使用期限不能超过次年,尤其是在大年三十,一般都会换上新灯笼,此外,灯笼即使不再使用,也不可以随随便便丢弃或者用火焚烧,其销毁的程序也非常的严格。
总体来说,需要利用碰笼的方式进行销毁,也就是令点燃的灯笼彼此进行碰撞,然后烧毁,这主要是由于碰笼和碰笼谐音,具有吉祥的意味,代表着飞黄腾达。
结语
在古代,灯笼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文化体系,并且具有多种吉祥如意的象征性意义。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在灯笼当中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期望,并且将诸多精细雅致的图案绘制在灯笼上面,此外,还衍生出来猜灯谜、放河灯等节日活动,可谓是异彩纷呈,趣味无限。
参考文献:
《武林旧事·卷二·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