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也有偏心呗!
春秋时期,有位伟大的国君,名字叫姬寤生——姬姓,郑氏,名寤生。“寤生”是文言,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难产”的意思。当然那时候起名字比较随便,往往用来记录特征,而不考虑好不好听。
从这个名字大概可以知道,这位国君出生时一定难产。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母亲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于是一辈子讨厌这个儿子。
寤生的母亲是武姜。这是一个称呼,而不是名字,说明她是郑武公的夫人,娘家是姜姓或姜氏。武姜因为讨厌长子,一再向丈夫吹枕边风,要求丈夫废长立幼,改立小儿子为太子。没有成功。
寤生继位后,武姜先是替小儿子争取封邑,怂恿小儿子扩张势力、威胁中央,后来干脆鼓动小儿子造反,自己偷了城门钥匙准备接应——如果造反成功,大儿子寤生至少是被流放,也很可能送命。武姜有多偏心,就可想而知了。
雍正的母亲,显然也是这样偏心的女人。
雍正的母亲乌雅氏,进宫时地位很低,但是大概比较受宠,连续生了多个儿女,逐渐晋升为德妃。
雍正排行老四。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地位还很低。清朝后宫的规矩,地位低的嫔妃没有权力抚养儿女,所以从小雍正是由皇后抚养长大的。后来乌雅氏已经成了德妃,又生了另一个儿子,排行十四,亲自抚养。所以两个都是亲生儿子,感情深浅却完全不同——当然,也有性格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全怪到“抚养”这个问题上去。
在著名的“九龙夺嫡”之争中,雍正和十四阿哥是政治对手,仇深似海。我们不知道德妃在兄弟俩的争斗中有没有实际做过什么,但从内心来说,她肯定是希望小儿子十四阿哥胜出的。而结果呢,如我们所知,恰恰相反,雍正坐上了高高的皇位。
如果仅仅如果,大概也没什么严重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德妃娘娘也不可能事事如意。但是康熙采用了秘密立储的方式,直到死后才公开了储君人选。也就是说,德妃知道心爱的小儿子失败,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
可能是受不了这突然打击吧,她用激烈的方式来反对大儿子雍正,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宁死不当皇太后”了。
还有一些其他传说,比如德妃之死是雍正所害、德妃与隆科多有私情之类。但是缺乏更可信的证据,只能存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