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杨达,让我想到的是奉献不在岗位高低,也不在于官位大小,只要怀揣一颗爱家乡、爱事业的赤子之心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开拓、去创新,枯燥的工作也能变得鲜活。
组织部副部长风光不风光? 2008年,他找县委书记要求大小下个单位,在县委干了18年,想出去练练,干点能做主的实际事。年底就去了人多摊散的物价局。一向认真的他,建章立制,改善面貌,监管市场,罚款养人。一年多下来,效果大显,却身心倶疲。他自嘲说,我不是干大事的料。
生长在大名古城,播音员、资料员出身的杨达,骨子里有着文化的魂。与几位当地文化名人的一次小酌,使他人生大转舵。席间,由他创办的物价信息网,扯到了大名文化的丰富与宣传的缺失,一致鼓动他回归文化圈。不久,他又对县领导表白想去个有文气的地方,这次他提了个条件:只要没有养人负担,哪儿都行。他要轻装上阵,甩开膀子搞文化了!
文化是啥?经济独大的天下,不能忘了文化是灵魂,一个地域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如同一个人没有素养,就昏昏噩噩一样。历史上的大名以河朔重镇、大宋陪都而名贯古今,现虽为僻壤,文化内涵则缸满盆盈,鲜有能比。世俗曰:养鸡能下蛋,种树能乘凉,文化能当饭吃?杨达认定,大名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个宝,是金饭碗,文化事业天地广阔,文旅产业前程灿烂!
地方志办公室是个没有荤腥的小单位,两个半人,缺资料少硬件,几间冷冷清清的小平房,别人避之犹恐不及。2010年6月,杨达却在这里找到了感觉,在别人不解的眼神中踌躇满志地上任了,如鱼得水,如旗得风。几年下来,愣让他张罗了不少的活儿,门庭若市,美誉踏来。
大名,古时名人风云聚会,大事震古撼今;近现代依旧人物层出,故事可歌可泣。盛世修志,他这个“太史公”要对历史和现实负责,立志在志鉴编纂上大作文章,在历史文化上搭台唱戏。
上任伊始他就添电脑搜资料,装电话联网线,找领导增编制,又招聘组建了“老中青、专兼群”的修志队伍,重启《大名县志》编纂,一气写完了省评初稿;编修综合年鉴在大名县是个白点,他拿出依据,说服领导,开纂《大名年鉴》,成为争相收藏的资料书。地情文化丛书、旧志书翻印也一本接一本。
他策划的“大名史志网”和微信公众号,资料翔实,包罗万象,可谓大名县的百科全书,开地方史志网站之先河。
大名府古城历史厚重,古物众多,可始终是自我陶醉。杨达要为她讨个冠冕堂皇的名分。有人劝他,这是你份外的事,出力不一定落好。他说,为了家乡,没有不去做的理由。责任心、乡土情又使他自断后路,做文本,报资料,拜专家,不厌其烦地去市进省申报。2014年建党纪念日,大名县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喜讯传来的当晚,不善饮酒的他拉上几个文友,一醉方休。夜深了,他独坐路灯下,眺望北城门,眼含泪花絮叨着:我总算为您做了点事!
他喜欢摄影。他拍摄的县城景观被多家媒体采用。让外界了解大名,他功不可没。如今,身为大名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的他,带领他的摄影团队,常奔走城乡,为塑家乡形象记录历史,珍藏美好瞬间。别人不在乎的一张发黄的大名老照片,他视如珍宝。网搜、征集百余张大名府城旧照,东城楼、四街牌坊旧貌重现,亮了多少双眼睛!
沾大名文化的边儿,他就动脑筋。某村的面塑艺术堪为一绝,民间庙会上的“面老虎”是他的收藏品。他听说“面老虎”被外省某县斥资邀请大名的面塑艺人去当地传授面塑艺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非常痛心,自此便致力探索文化项目商业操作的可行性,以求激活大名文化遗产的光大和传承。
为了这份责任和兴趣,他只知舍,不求得。经费紧张,他就靠自己的人脉化缘,甚至自费出书。平时没明没夜地工作,搞策划、拍照片、写文章、找资料、寻古迹,忙得像个陀螺。他对人一腔热情,有求必应。大名县处在水浒文化圈内,人们喜欢以水浒人物喻人。如果以此形容杨达,他当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济人之危、礼贤下士的及时雨。而我,发自肺腑地尊其为“杨公”。
杨达不大的办公室花草满室,书香墨韵,雅趣氤氲。有人说这像个学者大儒的书斋,我还嗅到了大名文化沙龙的味道!这里可论古今,可赏书画,可观山石,可品茶茗,俨然艺术渊薮,座间多鸿儒,往来少白丁。斋主言谈气质不俗,谈经论道,博古通今,唇齿间才华横溢,说说笑笑沁透着厚道和豁达。他用自己的剑胆琴心和云水胸襟,正在努力擦亮历史,印记当今,播种明天。
茶香袅袅可醉人,舞文弄墨著精神。谈起史志文化,如数家珍的他就是大名县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