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纪年法中天干有10个 那么地支有几个(天干纪年法中天干有十个那么地支有几个)

我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流传至今,仍有很多值得传承和发扬的,只可惜,在很多领域,今人远远逊色于古人。

一谈到中华文化,就离不开阴阳。阴阳,并没什么玄乎的,它是事物的两面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咱家甚至还认为,老子本就是“唯物主义者”,因为在《道德经》中人家很清晰地指出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那个说不清的道,岂不是首先是“物”了?

所谓阴阳,原本就是指的太阳与月亮,记录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规律,最终又将其作为我们天干地支纪年的历法,这明明就是最淳朴的自然科学,最早的唯物主义;而另外一部博大精深的《易经》,原本只是抽象地概括了太阳与月亮的变化规律,以至于有人将《易经》视为糟粕,真的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

当然了,很多从《易经》衍生出来的细枝末节,仍需要认真推敲,区别对待。今天,咱家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探讨对该问题的理解。

回归正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是常识。但是,只要咱家稍稍再追问一句,为啥天干是10个,而地支却是12个呢?恐怕就鲜有人能回答出来了。

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能够讨论到太阳与月亮的变化,就达到了道的层次了。既然天干地支纪年法,是通过观察太阳与月亮之间的变化,记载下来的变化规律,那么回答12地支,就变得容易多了。

描述月亮变化的规律,我们太熟悉了。12个的地支来历,显然是记录了月亮的变化规律,当然了,这是在1年的周期内来总结的。

12,也就是说,一年之中,有12个月圆月缺,于是,古人又将一个月圆月缺作为一个月的周期,12地支,容易被理解。

当然了,古人很会举一反三,又将这12地支,用在了记录时辰上来,12个时辰由此诞生,12地支显然具有了抽象的哲学符号的特征。

那10天干怎么来的呢?

不用怀疑,天干当然是记录太阳一年中的变化。

对于地球来说,不仅有12个月,还有1年的四季,而四季的变化,显然跟太阳照射地球角度有直接关系。

从我们最直观的认知上来说,天干本来有4个就可以了,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

倘若如此,也太不精细了。

最简单的问题在于:春初和春末,差别很大,夏初和夏末,秋初和秋末,冬初和冬末,温度、湿度同样差别很大,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季节的变化,不够严谨。

既然我们古人喜欢阴阳,那就将春季用两个符号来代替,甲、乙。万物甲生,是出生的状态;万物乙长,是生长的状态,方向为东。

将夏季用丙、丁代替,分别代表光耀和强壮,为南方;

将秋季用庚、辛代替,代表了更替和艰辛,为西方;

将冬季用壬、癸来代替,代表了任重和终结,为北方。

季节中的前后变化也可以用阴阳概括,春长甲、夏长丙、秋长庚、冬长壬,为阳;春消乙、夏消丁、秋消辛、冬消癸,为阴。

这一下,天干里的8个就有了。

剩下两个戊、己如何出场呢?

倘若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传统的日晷尺与罗盘,你根本找不到天干戊、己的位置的。

为啥?

因为一年当中,当太阳接近北回归线距离北半球最近的时候,日晷尺的日柱就变得非常短,日晷针影子就投射到了日晷尺的中央,这一段时间非常特别,必须专门拎出来讨论,很显然又有别于正常的“春夏秋冬”,长夏就出来了。

按照正常逻辑,一阴一阳,长夏要衍生出来两个符号,这就是天干戊、己,位在中间。

天干,配合上我国传统五行学说,春为木,所以,甲、乙为木;夏为火,丙、丁为火;秋为金,庚、辛为金;冬为水,壬、癸为水;长夏为土,戊、己为土。

当然了,12地支也相应归入不同的五行。

10天干与12地支,两两配对,又形成了一个60年一周期的甲子年。

(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