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鄂”是湖北省的简称。
在古代汉语语系里,“鄂”字有多个含义。
例如同“谔”,指正直的话;同“愕”,表示惊讶;古同“萼”,指花托;指边界,如“纷被丽而亡鄂”;指姓,如西汉名臣鄂千秋。
但是时至今日,“鄂”字多指地名,平时几乎见不到这个字。
说起“鄂”字成为湖北省的简称,有多个历史沿革说法。
“鄂”与炎帝、噩国的关系
远古时期,有个非常古老的氏族–噩,姞姓,后来立国。
到西周时,噩国是个势力比较强大的方国。其势力范围由南阳盆地,经随枣走廊,直达江汉平原。
这里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今湖北省随州市烈山)。此地也形成了随氏族部落。
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北方,噩国位于其南部。
于是,周王朝通过噩国来藩屏南方,控制淮夷诸邦。从而噩国成为周王室统御南方的主要力量。
同时,周王朝通过噩国经营铜绿山(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市)铜矿,为用途广泛的青铜器提供原料供应保障。大冶也因而成为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
周王在征伐淮夷的归途中,曾与噩侯宴射,礼遇甚高。
周厉王时,实施改革,剥夺诸侯国的利益。于是噩侯驭方联络淮夷诸邦,倒戈征讨周王室。
噩侯联军气势凶猛,一直打到成周(西周王朝的东都,今河南省洛阳),严重威胁到周王朝的安危。
考古出土的“禹鼎”中对此记载“天降大丧于下国”。
周厉王急调王牌军队,“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收复河洛地区。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周厉王最终击溃叛军,擒获驭方。
随即,周厉王乘胜挥师南下,进攻噩国,下令"勿遗寿幼",斩草除根。
结果,噩国从此湮灭,不见于史籍。
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安居镇羊子山,考古发现有西周早期噩国公室墓。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物上有“噩侯”铭文。
其中的噩矦方彝、兽面纹鼎、扉棱提梁卣等文物,工艺之美、器物之庄重,非常珍贵。
后来,楚国崛起,一统南方,在此地以"随"建县。
一直到西魏大统元年(535年),置随州。这也是今湖北省随州市的原型。
远古时期,“鄂”与“噩”字相通。例如在金文(也叫钟鼎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里,“鄂”即为“噩”。
因而,有一说认为,湖北省的简称“鄂”与古噩国有渊源关系。
“鄂”与鄂国、鳄鱼的关系
远古时期,气候、地理环境等与现今有很大不同。
当时长江、黄河流域河泽广布,生存有鳄鱼,穴居江河岸边。
于是,形成了一个以捕鳄为生的“鄂”族部落,以鳄鱼为图腾崇拜。
它主要分布在鄂地(今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乃至立国。
乡宁县(曾名为昌宁县)位于黄河沿岸,至今境内有七千余条大小河流,注入黄河及汾河。其中主要有鄂河,古代称为鄂谷、鄂水。
山西省出鳄鱼?在今天看来是个笑话。然而却是史实:
- 山西省石楼县出土的商代龙纹觥上,镂刻有一条鳄鱼;
- 襄汾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用鳄鱼皮制的鼍鼓;
- 汾河流域出土有不少鳄鱼化石,被世界古生物学界定名为“汾河鳄”。
这一切,都说明了古代山西地域出鳄鱼。
在古代,鼍(tuo2)、噩、鳄、鄂,这几个字长得很象。其实它们都是通假字,意思都可以指鳄鱼。
其古字均为象形,如同鳄鱼的两只大眼睛和长尾巴。
例如鼍也称 “鼍龙”、“猪婆龙”,也就是今天的扬子鳄。
《墨子•公输》中有“鱼鳖鼋鼍”,【詩经•大雅】中有“鼉鼓逢逢”。
《史记》中记载,相传夏帝孔甲有雄雌二龙,命刘累饲养,赐“御龙氏”。这里的“龙”其实就是鳄鱼。
《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中的水中蛟龙,道教“八仙”之一韩湘子在黄河边吹洞萧退群蛟等记载及传说中,“蛟”其实也是鳄鱼。
有一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龙的艺术形象,就是在鳄鱼的基础上逐步理想化、艺术化后形成的。
无独有偶,随州之地的先祖随氏族,曾以“兕”为图腾,虞夏至商初在中原建立了“犀”方国。兕即犀牛。
再如,河南省曾经分布有大象,因而简称“豫”,是指人牵着大象。
鳄鱼、犀牛、大象现在是热带动物,在湖北、河南已无踪影。
《括地志》中说“鄂城在兹州昌宁县东二里”,即在今山西乡宁县东,与唐国为邻。
商纣王时,鄂侯位列“三公”,地位尊贵。
《史記•殷本紀》记载:“以西伯、九侯、鄂侯为三公”。
《史记•索隐》中记载:“晋初封于唐,故称晋唐叔虞也。且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
《世本》中也有“唐虞侯居鄂”的说法,是说西周初期,唐虞侯灭鄂而居之,将其做为国都,成为晋国的前身。
东周初期,鄂地属于晋国。晋孝侯死,其子姬郄继位晋国国君。在“曲沃伐翼”的内战中,姬郄逃到随地。
后来,其子姬光继位为晋哀侯。姬郄被接到鄂地居住,晋人称为鄂侯。
对于这个著名事件,《左传•隐六年》、《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等史籍均有记载。
因为多次战乱,鄂国遗民纷纷逃散迁徙至临近的河南省、湖北省一带,仍以鄂为国号。
楚国崛起,灭了鄂国,楚王熊渠将次子熊红封为鄂王,并修建鄂王城(地属今湖北省大冶市)。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周夷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乃至于鄂”。
此地一度成为楚国国都,直至后来国都迁至郢(今湖北省江陵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设立鄂县。
三国时代的公元221年,吴国孙权迁都于鄂王城,因其附近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名为“武昌”,寓意武运昌盛。
这里的“武昌”指今湖北省鄂州。
这是“武昌”地名的最初来源。
隋朝统一全国后,在今湖北省设有多个郡,其中的江夏郡一度改称鄂州。
到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
“湖北”之名从而产生。
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湖北先是被称为荆湖省,后来改为湖广省,省会都在鄂州(今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
另外,在历史上,被封为“鄂王”者有数人。
除了楚王次子熊红之外,还有唐玄宗第五子李瑶、唐穆宗长子李湛(即后来的唐敬宗)、唐宣宗七子李润、五代时后唐皇帝李从厚、南唐烈祖李昪之子李景达、北宋仁宗之子赵曦、南宋名将岳飞、金太宗完颜晟之子完颜斡烈。
在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武昌”:
一个是古武昌(今鄂州),一个是原武汉市武昌县(后改为江夏区),一个是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
清朝康熙三年,湖广分治,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省布政使司,省会武昌(今武汉三镇之一)。
湖北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
“鄂”的起源,与千里之外的山西省乡宁、鳄鱼有关系。
这听起来好象是在穿越时空,颇有玄幻的感觉。但却是史实。
那么,湖北省简称“鄂”,到底是与古噩国还是与古鄂国有直接关系呢?
有一说,鄂与噩通。古噩国就是古鄂国。
但也有反对之说。例如先秦之鄂,除晋国鄂地与噩国无关之外,春秋战国时江汉地区有西鄂、东鄂之说。
东鄂指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带,西鄂的地望则有河南省南阳等多个说法。
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随着学术研究及考古发掘的不断发展,相信终会有拨云见雾之日。
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古鄂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雨,“鄂”之地名建制变更频繁,但却一脉相承流传。
所以,湖北省就常被称为“鄂省”,“鄂”也就成了湖北省的简称。
当然,湖北省有时也简称楚、荆楚。
还有个美好的说法,“鄂”同古汉字“萼”,意即花朵盛开,象征湖北大地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