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斧头(军用斧头图片)

诸葛亮雕像

我们读《三国演义》,可能只注意到诸葛亮军事上的传奇经历,而忽略了这些传奇战争背后的粮草、兵器、帐篷等海量的后勤供应,而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也都是诸葛亮亲手操作。

在《诸葛亮集》里,就有几则关于诸葛亮负责兵器供应的例子——比如,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用斧头去破坏敌人的防御工事“鹿角”,导致一千多把斧头损坏。究其原因,不是敌人的防御工事坚固,而是蜀国的武器“豆腐渣”。为此,诸葛亮写了一篇《作斧教》,严肃批评这些军用斧头质量不过关,“前后所作斧,都不可用”,幸亏敌人已经被击溃逃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亲自设计了一批战斧,并监督生产,结果用了一百多天,也不见损坏。“余乃知彼主者无意,宜收治之”,意思是说我知道这是主管生产的人没有用心,应该抓起来追究责任。从此事中,不仅看出他做事之细,也看出他既是前方军事的统帅,也是后方军用物资生产供应的总管。再比如,有则手令《作钢铠教》:“敕作部皆作五折钢铠,十折矛以给之。”意思是,命令生产部门生产一批“五折钢铠”和“十折矛”供应前线。所谓“五折”、“十折”,是说铸造过程要经过五道和十道程序。这种精打细造的铠甲和长矛,也是由诸葛亮亲手操办。

诸葛亮不只亲手操办兵器、铠甲的生产和供应,负责军粮的运输(并发明制造了木牛流马运粮),还掌管蜀国的大型工程。据《三国志》的“诸葛亮传”记载:“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据说蜀国的宫殿颇为富丽堂皇,当时有人问他为何要把一个小国的工程建设得如此宏大,他回答道:和魏国、吴国相比,必须树立汉王朝的规格。就连大家所熟悉的都江堰,也是他当时派人修建的最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上述这些军用物资供应、兵器制造,乃至工程建设,毫无疑问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如果让一个有贪念的人来执掌,那得侵吞国家多少银子啊?然而,经手这一切的蜀相诸葛亮又如何呢?请看他的财产清单:成都有八百株桑树,薄田十五顷,这是朝廷分给他的;吃的、穿的全靠工资收入,“悉仰于官”;绝对不做别的经营,“不别治生”……以致最后的情况是,“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家里半尺多余的布都没有,外边没有多余的收入。

清廉自守的诸葛亮,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许诺,难怪《三国志》赞叹其“及卒,如其所言”,也就是说,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清廉跟他所说的一模一样。正如他的名言缩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因为物欲淡泊,所以志向凸显,才能在事业上走得远,一直走到现在,人们还在仰慕他。

(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