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大战之前,十九世纪末期,欧洲世界的秩序已经非常混乱了。
这个时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维持欧洲世界封建主义秩序的最低点。
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纷争不断,这场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逐渐扩散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混战,史称欧洲三十年战争。
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宣告结束,表明哈布斯堡已无力承担维持神圣罗马的秩序,于是约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也就是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民族国家的母体。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民族国家体系发育到了最高峰。
法兰西为民族国家的发育,牺牲了世界体系,因此占了最大的便宜。
在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会议后,在英国的支持下,成立了德意志邦联,作为神圣罗马的继承者,德意志邦联本着复辟的精神,帝位回到奥地利手中。
英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英国的利益,是避免欧洲形成一个大陆强权,并保持海上霸权。
结束三十年战争后的神圣罗马帝国
维也纳会议之后,德国并没有搁置承担罗马秩序的野心。
但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当时的看法,都是在担心法国会东山再起,未来欧洲是法国或俄国在欧陆争夺霸权。
因为德国是损失比较严重的,而且德意志邦联内部又非常松散,无法再去参与世界争霸。
此时所有人都还看不出来,普鲁士会在将来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军事强国。
而德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联邦内部松散的问题。
当时的德意志分为三派:普鲁士派、奥地利派和纯德意志派。
纯德意志就是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德意志邦国,这些邦国都是讲德语,没有斯拉夫的领土。
普鲁士有一部分波兰的领土,奥地利则有匈牙利、斯拉夫、和意大利的领土,所以他们外交形式是不一样的。
维也纳会议的调整对普鲁士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等于是把普鲁士分成了两半:东、西普鲁士。
东普鲁士,就是沿着波罗的海海岸的那个地方,本来是向斯拉夫地区扩张的。
而西部都是天主教徒,同时军事实力不强,只能依靠东普鲁士的保护。
如果普鲁士军队想要抗击法国的话,就必须越过中部几十个邦国,所以必须扩大他们的同盟体系,实现军事与经济对接,就必须建立起新的关税同盟。
普鲁士经济的起飞,就是依靠维也纳会议之后的几十年,通过关税同盟实现的。
关税同盟,首先是取消了消费税与同盟国内关税的征收,商品自由流转。
关税同盟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这些中部的小邦自己无法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但是通过南北之间的贸易,就能把自身带动起来。
关税同盟
此后的几十年,普鲁士外交政策都是围绕这些地区展开的,而在大欧洲的外交体系中间,普鲁士基本就很少有动作了。
这样就给英、法等国家造成了一个幻觉,觉得普鲁士根本就不是强国,不必把他们放在眼里。
而奥地利派希望的,就是维持德意志联邦这个状态,不做改变,这样符合奥地利的利益。
纯德意志派,有些人希望和奥地利结成联盟,有些人希望能和法国保持联盟,而有些人本着复兴德意志的理论希望与普鲁士结成同盟。
到了欧洲1848年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就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革命。
欧洲1848年革命
俾斯麦在1848革命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保守派普鲁士贵族,当时正准备率领他领地上的农民进京勤王。
根据法国革命的经验,农民是保守的,是国王可靠的支持力量,而市民则是激进的,是革命的主要群体。
因此他率领农民进京勤王,希望把国王从那些受法国革命影响的暴民和辉格党中解救出来。
而当俾斯麦进京后,内阁告诉他,立宪本身就是国王的意思,国王与人民协商的很好,双方之间完全可以信任,就不用你俾斯麦多管闲事了。
这个时候的俾斯麦还不是那个马基雅佛利主义者,听到这句话就回到自己的领地了。
俾斯麦觐见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俾斯麦的前半生可以说就是保守派的代表,经过这次挫折,到了后半生就成为了一个马基雅佛利主义者了。
他凭借本次勤王,让格拉克,就是俾斯麦早年的恩师和提携者,和其他的保守派贵族觉得他是一个保守派的代理人。
但他进入宫廷之后,一系列的外交,又让激进派的辉格党认为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是保守主义者。
俾斯麦的重大成果,是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是北德意志邦联,这个联邦明显地排除了奥地利与巴伐利亚。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奥地利本来就没有加入的兴趣,他就想维持现状,不做任何改变,普鲁士也没希望他能够加入。
北德意志邦联最初只是关税同盟的一个延伸,普鲁士人觉得如果能够合并德国中部各邦国的小关税区,从经济上看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但是一些邦国担心,如果建立这个关税区,会被最大的普鲁士人欺负。
但俾斯麦的方案,主要是牺牲普鲁士来迁就那些小诸侯国。
尽管普鲁士人在经济上占了北德意志邦联的三分之二,但俾斯麦在邦联议会中只为普鲁士保留了17个议席。
议席总数有40个左右,普鲁士的席位还不到一半,这样就解除了像萨克森那些邦国的疑心,愿意在关税上跟普鲁士人结成联盟。
普鲁士在本次联邦,也为后来的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第二帝国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俾斯麦、罗恩、毛奇
俾斯麦的一系列动作,使普鲁士迅速打破了欧洲的均势,法国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对其地位的威胁,于是马上与普鲁士发动了普法战争,战争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告终。
战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而俾斯麦和威廉国王企图建立第二帝国的时候,内部问题比外交问题还要复杂。
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是北德意志邦联的翻版和扩大,核心就是普鲁士,普鲁士王国为德意志帝国提供了总参谋部和外交部。
德意志帝国没有外交部,只有国务秘书。
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就是普鲁士的陆军,而德意志帝国只有海军。
普鲁士没有海军,是因为普鲁士虽然看上去是有海岸线的,但是从舰队的角度来看,和内陆国没什么区别。
一直到德国统一,都没有发展出像样的海军。
这对英国看来,普鲁士没有任何威胁,而且英国乐于看到普鲁士陆军的强大,因此可以对抗法国。
海军的薄弱,就是俾斯麦的外交资本,帝国海军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后才建立的。
于是普鲁士的陆军就成为了帝国中除了巴伐利亚之外最强大的陆军,其他各邦都要依靠普鲁士的保护。
而南部像是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各邦,是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失败,德国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后加入邦联的。
这些邦国与普鲁士人和帝国非常疏远,并且缺乏融合,同时保留了自己的军队。
这些军队不像是北德各邦的军队一样,由普鲁士人指挥,只有在战时才根据同盟条约支援普鲁士,同时巴伐利亚还保留了独立外交。
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并不是一个联邦国家,而是介于邦联和联邦的一种形式,同时还具有一些封建主义下的契约形势。
巴伐利亚和普鲁士都属于德意志第二帝国之下的邦国,但他们彼此之间还需要派出外交官。
而且他们之间的纠纷好像比和法国的的纠纷还要多一些。
很多矛盾加在一起,又导致巴伐利亚要退出帝国。
这种事是俾斯麦根本没有想过的,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联邦国家,喜欢闹独立的邦国。
巴伐利亚加入帝国后,反而比在帝国外部更对帝国不利一些。
在没有加入帝国之前,作为敌国的时候,是不可能打败普鲁士的,而他加入帝国后,通过特殊地位反而把普鲁士坑得很惨。
俾斯麦为了争取巴伐利亚加入帝国,做出了一个致命的让步,就是在议会中,外交会员会由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宫廷派出三位常任理事。
外交委员会一共有五位议员,其中三位是由上述邦国派出,是固定的。
另外两个席位是由德意志其他邦国选举产生。
也就是说,普鲁士想当上外交委员会的委员,概率是很小的。
而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一定是外交委员会的委员。
俾斯麦能够担任宰相,凭借的就是他的外交能力,然而领导他的这个外交委员会,全部是他的政敌。
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居然能够混上二十多年,由此可见,他的外交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外交,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像法国一样,为一个统一的外交政策。
俾斯麦必须把所有邦国全部搞定,同时把维也纳宫廷和罗马教皇也给搞定,不然搞不定巴伐利亚。
这样,他才能够在外交政策达成一个勉强的共识,然后再以这个极其脆弱的基础和法国、俄国打交道。
在这个情况下,他居然成为外交领袖长达二十年,俾斯麦退休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巴伐利亚在帝国内部的态度,从普法战争就可以看出。
尽管巴伐利亚在普法战争中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他坚持要瓜分阿尔萨斯—洛林的领土。
争来争去,结果是谁也没得到,最后最后阿尔萨斯—洛林成为了帝国的直属邦。
一战之前,德国作为秩序挑战者的身份日益明显,威廉二世开始推行海军及殖民地计划,极力扩充军备。
其对英国的威胁,已超过了法、俄。
英国有理由相信,德国的目的,就是以中欧为核心,重新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体系。
英国的对策就是强硬回击,英国的策略是永远支持列强中较弱的一方,于是抛弃了传统盟友,并加入了法国联合制衡德国。
一战爆发之后,如何处理法国和比利时被占领的领土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帝国这边希望采用灵活态度,不向法国人和比利时人提出过分的要求,否则结束战争的成本就会扩大。
而英国人又加入了法国一方,法国要投降就变得困难得多,不宜提出过分的要求。
但巴伐利亚说,他们在普法战争的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偿,现在又为了普鲁士这些新教徒和法国天主教同胞打仗。
这个牺牲如此的巨大,所以如果不给他一个足够的补偿的话,就要退出战争。
而现任外交官又没有俾斯麦那套软硬兼施的手腕,最后妥协把得到的领土加上阿尔萨斯—洛林,拿出三分之一分给巴伐利亚,希望他们不要退出战争。
这个协定达成之后,战争就不可能结束了。
这个条款能够让巴伐利亚满意,却无法让法国、比利时和英国人满意。
其实巴伐利亚加入了德意志帝国,就已经使德国无法跟英法达成和解了。
仅凭这点,德意志帝国就一定会失败,最后一定要流尽普鲁士士兵的鲜血。
俾斯麦若能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定会后悔把巴伐利亚人拉进帝国来。
简单地说,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介于邦联和联邦之间,同时保留了一些封建性质,他的主权不在人民的手中,而是德意志帝国的各邦。
我们讲过,“帝国”一词在德国政治术语中不是“有皇帝的国家”,而是“统一的国家”。
所以一战后,德意志魏玛共和国议会也叫作帝国议会,不是魏玛共和国想要复辟,而是强调议会具有全德意志性质。
全德意志性质的,就必须加上帝国。
也就是说,帝国下各邦主体是君主国,议会的代表是由各君主国的宫廷派出来的,这些“议员”的身份,实际上就是“外交代表”,这也是从北德意志邦联继承下来的。
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其实就是一个外交官会议,俾斯麦就是作为普鲁士的外交官参加的。
所以德意志联邦的议会,实际上是一个外交官的谈判机构,他们不对德意志帝国负责,而是对各个邦国的君主负责。
虽然德意志帝国看上去拥有巨大的经济资源与军事资源,但实际上能够运用的资源并不多。
因此普鲁士必须做出牺牲,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帝国就无法维持了。
其他各邦为了利益,不断以脱离帝国为代价,威胁普鲁士做出各种让步。
但普鲁士为了顾全大局,还必须做出让步。
同时帝国在财政方面也是不完善的,早期时各邦税收继续由各邦国自己去征收,帝国只征收关税。
而关税又是和外交相关性极强的税,很容易引起各邦的不满。
不是像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有权向美国人民征税,而不是向各邦要求分税。
向人民征税和各邦分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向人民直接征税需要强大的联邦政府。
而向各邦分税则象征联邦的软弱,如果说分税还需要考虑联邦的外交,那就是极其软弱的联邦。
俾斯麦建立的就是这样一种极其软弱的联邦。
不用说,肯定又是巴伐利亚最不妥协。
巴伐利亚作为天主教,同时又是文学艺术传统很强的地区,永远是花钱多而入钱少。
想要他对帝国财政进行支援,基本上是不用想的。
到了德意志帝国的后期,财政状况有了改善,主要是因为后来建立的帝国银行。
帝国银行不是一个政府机构,因为发行钞票不受各邦限制。
不论这些邦国在政治上闹得多么凶,但在经济上,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就是谁的通货信用好,大家就会使用谁的通货。
帝国银行是私人资本家组建的,不是政府部门,他发行的钞票是以北德意志大经济区为基础。
最后却流通到了德意志帝国各地,在此之前,德国境内有31家中央银行,每个邦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最后只剩巴登、巴伐利亚、萨克森与符腾堡仍有自己的通货,直到1935年。
帝国银行发行的钞票
这给德意志帝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财源,依托德意志帝国银行,不仅可以发行钞票,还可以发行公债。
如果你向各邦国要钱,不论你以什么样的形式,各邦之间互相猜忌不断外交谈判,一定会有人不满,结果就是你永远讨论不出结果。
但在联邦结构之外发行公债,表面上并没有向任何邦国要钱,但实际上各邦都出钱了,因为各邦的公民会购买帝国银行发行的公债。
帝国政府没有钱,因为他无法像法国或是美国直接向人民征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帝国银行借钱,帝国银行发售债券向各邦人民出售,就绕过了各邦国。
包括后来让英国人都头疼的无畏舰和帝国海军,就是依靠发行债券搞出来的。
拿骚级无畏舰
但如果仅依靠帝国议会,是一分钱也要不到的。
你从海军预算就可以看出,德国财政方面远不及英国,德国的税收不可能像英国那样征税。
德意志帝国银行也不能像英国,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资源,所以一开始的德国就处在劣势的局面。
德国一战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源于此,可以说就是因为不够专制导致的。
我们在看德意志帝国的时候,感觉德意志帝国是非常专制的国家,但实际上德意志帝国政府远不及英国内阁的权力大。
如果不是因为俾斯麦的外交手腕高明,同时普鲁士王国做出特殊的牺牲,是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的。
那么还有谁能够承担起复兴日耳曼的重任呢?
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