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千万不要出国留学

绝不允许女儿出国留学

绝不允许!

这个观点你支持吗?

文 | 雾满拦江

(01)

你知道杜淳吗?

哈哈哈,就知道你猜不到他是谁。

杜淳……大概可能似乎也许是个演员吧?不太清楚他演过哪部戏。

近日他和家人在一款节目中露脸,瞬间爆火:

节目开始,镜头里有四个人,正在食饭:

杜淳、杜淳妻子王灿女士,杜淳妈妈,以及杜淳小姨:

杜淳先说话:那这蛋饺(才1岁多的女儿)以后上学在哪儿?她会不会又回北京,上大学了?

杜淳妈妈:不是,你们养老的时候,人蛋饺早就毕业了,好不好,工作了。

杜淳:唉,那天我们俩都已经商量过了,蛋饺就得在身边呆着,绝不允许出国上学!

杜淳妈妈:对,这个我倒同意,

杜淳再次强调:绝不允许!

杜淳妻子王灿:在这儿多好啊,出国干啥啊?

杜淳妈妈:对。

杜淳小姨:所以管你女儿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视频出来,网友炸毛:

网友称:一般说绝不,到最后很容易被打脸。

也有人吐槽,这两口子想营销爱国人设,非常让人讨厌:

不管是杜淳夫妻说的是真心话,还如网友所说“营销爱国人设”,都是耐人寻味,值得我们聊一聊的:

(02)

第一个:杜淳家人,不过是在“演戏”而已。

杜淳家人讨论1岁小婴儿未来的事儿,是在演戏。

因为这是款节目——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节目,但节目就是节目,节目都是有台词,有角本的。

正如所有综艺节目,都有台词角本,你看综艺,喜欢某个人或是讨厌某个人,这没必要。你喜欢的人并不像他在台上表现的那样,你讨厌的人也不是。

——角色的观点,也根本就不是他本人的观点。

比如一个对配偶非常有爱的演员,在节目中扮演一个出轨者,并发表某种观点。这只是角色观点,并不是当事人观点。

所以演员完全可以拍完“绝不允许孩纸出国留学”节目后,立即抱着孩纸,飞到美国的私人豪宅洗白白——假如他们在美国有豪宅,那么甚至有可能这款节目,就在美国的豪宅里拍摄。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认真你就输了。

就算你哪天真的看到他们一家,抱着孩子走在美国,也没必要说“打脸”。人这辈子就是这么回事,要多傻才会把别人演戏当真?

(03)

第二个,哪怕是演戏,哪怕是“营销爱国人设”,那为什么要说“绝不允许”孩子出国读书?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历史小旋涡之中。

什么叫历史小漩涡?

看到江河没有?浩浩荡荡汩汩滔滔哗哗啦啦向大海行进,一刻也不停。

然而江河行进并不是直线式的,有时候会突然拐个弯。

即使是不拐弯,水面上也时常出现漩涡。

——无论是拐弯还是在漩涡之中,水流方向和江河行进方向,是相反的。

然而漩涡水流只是短暂瞬间,江河之水的终极方向,仍然是大海。

正如我们此前的历史行进,是全球化——这就好比江河之水,流向大海。

之所以说全球化是终极尽程,因为全球化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成本最低、机会最多的。

比如让国人焦虑的“光刻机”,这东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搞不出来的,要集成几十个国家,十几万个零件,最终在荷兰组装——如果离开全球化,凭任何一个国家的一已之力,光刻机也造不出来。

寄望于在一个国家实现全部的工业环节,就如同一个人,希望自己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是科学家又是农夫既能养鸡养鸭还要跳水踢球……要一个人完成世界上所有的角色,才能不被卡脖子不求人,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然而此前列强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受到焦虑,就想把中国甩开——全球化仍在行进,只是有些坏蛋,想把中国挤出玩家队伍。

所以国内在悲情压抑之下,也产生了舆论“漩涡”,比如抱怨出国留学的孩子们不回来,底层的诉求是希望那些出国的孩子,回来吃土捎带建立一条全球产业链,这样我们就不会被列强欺负了。隐秘的欲望在心中发酵,进而演化成一种——既然你们出了国不回来,不爱国,不给咱们建立起一条从此不被列强欺压的全球生产线,那你们出国有何意义?以后谁也不许出去了。

杜淳是艺人。

艺人靠观众赏饭。

所以艺人要满足大家的预期,才有人气,才有钞票拿。

——所以他们的剧本或台词,才会因应漩涡环境,说出“绝不允许”孩子出国读书的话来。

但因为这句台词,终究只是 “漩涡”,而非大势,所以才会被大家鄙视。

(04)

第三个问题:未来发展会怎么样?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出国读书?

中国一定要继续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

因为这样发展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人民生活质量最优。

如果我们拒绝全球化,全球化的步伐也不会停,只是融入者是印度,是越南,是韩国,是世界上差不多所有国家。

历史上,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主导者,诸如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连皇帝都是鲜卑人,长安城中一百零八坊,坊坊挤满了操各种语言的外国人。以后的中国也必是这个样子,只是时间与过程,与我们的预期有差距。

这是一个对我们、对世界都有益的游戏,所以不管什么烂人说三道四,我们一定要继续参与全球化,谁也甭想把我们撵走。

所以不只是孩子需要出国留学,成年人也需要,老头老太太也需要,所有人能出去就甭在家呆着,去学,去看,去玩。你没学到看到了也是赚,你没看清楚玩到了也是赚,这是历史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要好好的完成它,不然的话没法跟子孙后人交差。

(05)

迷乱时代,人心惶惶,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样的观念呢?

第一个,杜淳的戏,演得并不好。

不让孩子出国读书,跟爱不爱国没半毛钱的关系。

就如同咱们村子里的二傻,他不去读清华北大,不是他爱村——而是他智力太低,考不上清华北大。

弱智与爱国无关。

最优秀的孩子,一定是远走高飞的。正如最强健的雏鹰,一定是飞出最远的距离。飞不远的弱鹰不是爱窝,只是迟早必被淘汰的废品。

《道德经》说,养娃正如养野猪,你家孩子撒野的场地距你越远,你就是越好的父母——见《道德经•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二个,如何看待滞留海外的学子?

好多孩纸,滞留海外而未归。

说起这些孩纸,就四个字儿——学业未成。

很小里说,一个孩子考入大学,吃土的乡党希望他“爱村”,“回村”,这固然没什么错,不能我在村里吃土,你在城市吃肥,对吧?

——然而但是,孩子回来,并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最多只是跪在村长门口求发个补助,你说他回来有什么意义?

每一个离开村庄的孩子,都梦想回来时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正如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渴望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但离村的孩子,只有具备富豪级别的创力,回来给村子投资建个生态厂,这时候才有能力回报村民的养育之恩。

正如出国的孩子,只有当他们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所到之处屁股后面跟一大堆人,一个项目谁也不懂就他知道,这时候他回来,才对双方都有利——许多滞留海外的学子,不过勉强找个收入高一点点的工作,你非要叫他回来,跟你一块在村长家门口排队领救济粮,这个能叫爱国吗?只是低智脑残而已。

第三个,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样的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力。

你希望孩子学有所成,他希望孩子做个普通人,这些都没什么问题。

好的社会,给每个人以机会。

有的孩子是鹰,飞得越远越好。有的孩子是蚯蚓,就在原地蠕动也行。但无论如何,孩子的成长要因应孩子自身的特质,而不能像演员杜淳一样,在孩子才1岁大一点点,就说出“绝不允许”孩子出国读书的话来。万一你家孩子长大,非常适合出国读书,咋地,你还掐住宝宝啊?

所以今天的问题是: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独特的,只是有些孩子,成长中失去了翅膀。所以最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一双飞向广袤天地的翅膀,那么你知道这个“翅膀教育法”是什么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