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记的规律
识记的效果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识记者个人因素)和客观因素(识记材料本身的因素)。
(一)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影响识记的效果
经研究表明:明确识记目的的有意识效果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原因在于:因为有意识记目的明确,识记时心理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全部精力集中于所要识记的对象,所以其效果大大优于无意识记。所以在识记过程中,集中全部注意力很重要。
确定长久识记的任务,对于识记的成效是有积极影响的。实验证明: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其识记效果往往不会长久。相反,为了长期掌握所学知识而去识记,则能保持得长久些。这是因为有长久的识记任务,能够引起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更高的积极性的缘故。
(二)识记的方法影响识记的效果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去识记材料,其效果是不同的。学习者必须明确识记的基本原理和总的要求。
1.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强于机械识记。理解了的东西与已巩固的知识经验发生了内在联系,整合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相反,不理解的东西即使暂时能背诵,迟早也会被遗忘的。
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一番组织加工,例如写出提纲、列出图表、加以分类,记起来就更加容易并且也记得更加牢固。
2. 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
强调意义识记,但并非否定机械识记的作用。
早期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机械识记是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经验的重要形式。
机械识记能保证识记材料的精确化。
意义识记的优点是容易记住、保持持久,且易于提取。
在学习中必须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结合起来运用,这样可以发挥两种识记各自的长处,克服其短处,从而提高整个识记的效果。对于有意义的材料,在意义识记之后,就要多重复几遍,依靠机械识记使材料能够精确地保留在头脑中,对于无意义的材料,可以赋予它人为的“意义”,通过联想来帮助识记。
3. 把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结合起来
对于数量多而难理解的材料,就要采用部分识记和整体识记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开始时,为了理解材料的一般意义,要把材料整个地阅读几遍,在找出各部分彼此联系的基础上,把它分成若干部分,此后可分别识记每个部分,最后再重新阅读全部材料,以便形成完整、清晰的记忆。
4. 常见的记忆术
(1) 提纲记忆法
(2) 图表记忆法
(3) 比较记忆法
(4) 归类记忆法
(5) 形象联想法
(6) 谐音记忆法
(7) 串字头记忆法
(8) 歌诀记忆法
(三)个头的识记态度和情绪状态影响识记的效果
1. 经验表明,识记同样一篇材料,充分集中注意阅读两遍比漫不经心地重复十遍要有效得多。尤其是采用编写提纲,绘制地图等深度加工时更易记住。
2. 一般来说,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人的识记效果好;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则识记效率低(忧虑、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识记)。
(四)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识记的效果
1. 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识记效果好。
2. 识记视觉材料比识记听觉材料的效果好。
3. 内容丰富的材料比内容贫乏的材料识记效果好。
4. 实验证明:在识记较容易的材料时,开头识记得多而快,后来则逐渐缓慢下来;与此相反,识记困难的材料,开头识记的速度比较缓慢,到后来则逐步加快。
5. 从材料的数量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率将随着识记材料的增加而降低。但并不等于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少越好。一次识记的材料太少,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至于以多大量为宜,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