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我不是你姐,从这里滚出去。”门内传出咒骂声,极其刺耳,劈头盖脸。
门外,一位刚被任命为当朝“宰相”的男子呆呆定住,身后护卫抽刀上前,准备把门撞开,被他喝退。
“宰相”衣锦还乡,为何进不了家门?
永乐二年,因辅助明太祖朱棣成功逆袭,66岁的“出家人”姚广孝被拜为太子少师、资善大夫。朱棣赏豪宅,赐美女,允许他蓄发还俗,恢复本姓姚,且赐名广孝。位极人臣,红极一时,人称“黑衣宰相”。
这年秋天,苏湖灾情严重,朱棣派遣姚广孝赈灾。踏上征途,姚广孝的心中悲喜交加。喜的是,家乡长洲就在苏州府附近,已是暮年能回家看看,怎不激动?
悲的是,身为男儿,自剃度出家后,家对他而言有些陌生。他不知道那个存在记忆里的家是否安好?不知道昔日无比疼爱自己的姐姐是否安康?
处理完公事,不需要地方官员陪伴,姚广孝便备好礼物,带着侍从,不分昼夜急匆匆往老家赶去。他想给姐姐一个惊喜,让姐姐看看弟弟今天的成就,让姐姐享受一下别人羡慕的目光。
离家越来越近,姚广孝的心越发急切,三步并作两步走,朝着姐姐家疾奔而去,随行的侍从累得够呛。
终于到了!但姐姐家大门紧闭,姚广孝迫不及待地拍门喊叫——姐姐,我回来了!
任凭他怎么喊,门内毫无动静,没人理他。姚广孝清晰看到,门没落锁,是从里边栓上的,可为何就没人出来迎接“宰相”弟弟呢?难不成家里出什么事了?
如此一想,他便又直奔好友王宾家中,奇怪的一幕又发生了。王宾家也是久叩不开。拍了半天门,终于有人来了,但并没有开门,只是隔门甩出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八个字——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此时的姚广孝心中拔凉拔凉,整个人如在云中雾里。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哪里做错了?
纵然是精通阴阳术数,参透玄机,但面对眼前怪相,姚广孝却找不到答案。他的心中早已没了归乡心切的冲动,又不甘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离开家乡。
“死也得死个明白!我非得弄清楚!”于是,姚广孝又折身回到姐姐家,这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亲姐姐竟然让自己滚,那一刻,姚广孝落下老泪,心中也越发迷惑:别人见我磕头如捣蒜,为何姐姐见我如仇人?
他不明白,14岁出家,挑灯苦读,学佛学道,不要名利,不享世间胭脂俗粉。燕王登基,乃是天意,我奉天意做事,有何过错?如今,我得高官享厚禄,回来孝敬老姐,又哪里不对?
项羽曾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没想到我姚广孝衣锦还乡,却连家门也进不了!”姚广孝抬头望向远处,秋风瑟瑟,落叶缤纷,心中凄凉无比。
他喝退了侍从,站在门外,想要继续和姐姐隔门对话:“姐,你为什么不给我开门?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看弟弟依然不肯离去,门里的姐姐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元朝,黎明百姓人不像人,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来个救世主朱元璋,轻徭薄税,大杀贪官,带领大家一起奔赴美好未来,眼瞅着好日子就要来了。”
“你,姚广孝,非得逞能,又是送白帽子,又是出谋划策,又是练兵打仗,又是算卦占卜。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便又是四年战争,你知道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断了香火吗?”
姚广孝刚想辩解,又被骂声打断。
“你放着好好的医生不做,出家,我不说你;学些阴阳八卦,到处胡说八道,我也不说你。但你为了一己私利,满足心中欲望,怂恿燕王靖难,惹得生灵涂炭,我就得说你。”
“小偷小摸,抓住后,会被严惩。你是巨贼巨盗,一偷国家命运,二盗黎明百姓果实,如今还能逍遥法外,官爵加身,凭什么?”
听到此处,姚广孝黄豆般的汗珠,径直从额头上掉下来。纵有再高深的学问,面对亲姐姐的灵魂拷问,也百口莫辩。
咒骂声,还在继续。
“你愧对父母养育,变着法去作妖搞事,让那些死去的人为你买单!奸臣当道,倒行逆施,你就是最大的奸臣。”
“你权力大,想杀谁就杀谁,别人怕,我不怕。有本事你把我杀了。我不是你姐,你也不是我家的人,恩断义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河不犯。”
门内声音,越来越激动,随后传来怒吼,最后是颤抖的嘶叫,和着哭声。
门外,遮羞布被姐姐扯下来,连珠炮的拷问,姚广孝站在秋风中,浑身瑟瑟发抖,面如死灰,竟然说不出半个字。
被秋风吹落的黄叶,一片片坠落,似一把把飞刀,刀刀割在心上;姐姐的话,又似根根尖针,针针坠得肝疼。姚广孝没有勇气再去叩门,也没有勇气面对这痛心的场景,低着头,含泪离开。
他一步一回头,望向姐姐家破旧的房子,心中落寞到了极点,这里已不再属于他,他将永远失去亲人和家……
这段故事,在《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只有区区几十字——
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孰是孰非,各位看官,且留下您的真知灼见。